自新G肺炎疫情發生以來,“無接觸”成為大眾在疫情中的基本訴求,用機器人有效替代相關人員進行作業的需求日益強烈,機器人企業凝心聚力,在短時間內投放各類機器人,參與了防疫抗疫全流程中多項工作任務。隨著復工復產的有序推進,復工后的部分企業“機器換人”的需求也逐步被激發,有望催化多品類服務機器人未來在更多應用場景得以快速發展。安全是機器人廣泛應用的基礎,看似安全的服務機器人,也可能存在安全隱患。本文簡要介紹一下GB 4943.1-2011《信息技術設備 安全 第1部分:通用要求》中關于服務機器人潛在危險的相關內容。該標準是服務機器人CR認證依據的重要安全標準之一。
GB 4943.1-2011涵蓋的服務機器人潛在危險有:電擊、與能量有關的危險、著火、與熱有關的危險、機械危險、輻射、化學危險等。不同的服務機器人,由于設計和使用場所的不同,各自潛在的主要危險類型不一樣,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判斷。
| 資料獲取 | |
| 服務機器人在展館迎賓講解 |
|
| 新聞資訊 | |
| == 資訊 == | |
| » 機器人的自由度,直接影響到機器人的機動性 | |
| » 機器人系統的結構:機械手、環境、任務 和 | |
| » 2025年智能焊接機器人產業發展藍皮書: | |
| » 商用服務機器人控制系統的組成:任務規劃, | |
| » 具身智能工業場景,精準、重復的任務流程成 | |
| » 智能機器人的傳感器的種類:內部傳 感器和 | |
| » 前臺智能機器人對傳感器的要求:基本性能要 | |
| » 各地對具身智能核心發展需求:產業端落地, | |
| » 2025年中國具身智能產業發展規劃與場景 | |
| » 按控制方式進行分類,機器人分為二種:非伺 | |
| » 按機械手的幾何結構進行分類,機器人分為三 | |
| » 智能安防巡檢機器人的起源與發展歷史,De | |
| » 智能交互機器人的主要部件選型參考方案:伺 | |
| » 智能接待機器人的關節機構設計方案參考:運 | |
| » 智能接待機器人機構設計模型分析:機器人運 | |
| == 機器人推薦 == | |
服務機器人(迎賓、講解、導診...) |
|
智能消毒機器人 |
|
機器人底盤 |
![]() |